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探生活之源 寻语文之趣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语文是最富有灵气与诗意的学科,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对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他指出:生活即教育。因此,语文教学要将学习与生活

语文是最富有灵气与诗意的学科,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对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他指出:生活即教育。因此,语文教学要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教师要善于从文本中捕捉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运用鲜活的事例让学生走进生活,引导他们关注生活,解决课堂中的问题,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样的课堂才会打动学生,吸引学生,从而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一、足智多谋话环保,体验生活气息

在生机勃发、鸟语花香的春天,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亲密接触春意盎然的大自然。三月,是植树的好季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诗歌《走,我们去植树》以明快清新的节奏、优美的语言号召少先队员行动起来:“迎着和煦的春风,迈开轻快的脚步,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走,我们一起去植树!”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一文也鼓励少年儿童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绿化祖国,美化我们的家园。

在朗读诗歌时,学生声情并茂,并在诗歌中找到了一些生动形象的语言,如“绿色工厂”“叫风沙乖乖低头”“让鸟儿翩翩起舞”等。言语表达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很多学生对树木的作用已经了然于胸,它绿化家园,保持生态平衡等,这些来自生活经验的知识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资源,为读好诗歌作铺垫。但对于环保问题,学生的实际行动还是有所欠缺的。那么作为教师该如何引导呢?我采取了小组讨论汇报的方式,“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各有妙招。

“小蜜蜂”小组经过讨论后,向大家发出了如下倡议:(1)善待我们种下的小树,定期给它们浇水、施肥,使它们能够健康地成长;(2)不采摘花朵,不践踏草坪,见到不文明的行为及时劝阻;(3)在班级创建植物角,让我们种下绿色,传播文明,使绿树常青!

“喜洋洋”小组经过讨论后设计了多条公益用语:(1)植树造林绿大地;栽花种草美人间。(2)绿,来自您的手。(3)春到人间,绿化争先。他们还打算书写后,张贴于校园的角落。

“小蝴蝶”小组的学生表演了情景剧《我和小树的故事》,卡通的造型,精彩的表演,让学生对于环保又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二、追根溯源知长征,重温生活艰辛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语文和生活的联系,鼓励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优化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宽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走近伟人”,第一篇则是毛主席的诗词代表作之一——《七律·长征》。这首诗是毛泽东同志为纪念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作。全诗寥寥56个字,却概括了长征二万五千里的伟大征程,让人感慨万千。但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长征不过是一个遥远的故事,这段历史毕竟离他们太久远了。如何让学生感同身受,贴近作者的内心,感受到长征的艰辛,领略到乐观的精神,感悟到必胜的信念呢?对此,我构建了与长征有关的课程来引导学生领悟长征的历史意义和伟人博大的胸怀。

读长征故事,重温精彩。阅读完搜集到的长征故事《丰碑》《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草地夜行》《马背上的小红军》后,学生都已经被这一幅幅惊天动地的画面和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深深震撼了。这支队伍面对的是百万虎狼之师,前有堵截,后有追兵。面对高山悬崖、湍急的河流、无底的沼泽,这一重又一重令人感到无比困难的困难,都被这支队伍战胜了。学生通过阅读才认识到红军长征的不易,才真正感受到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

听长征歌曲,激励前行。荡气回肠的音乐在教室里响起,《长征组歌》以深刻凝练的歌词、清新动人的优美曲调、浓郁的风格,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和指挥下,历尽艰险,不屈不挠、英勇作战、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学生在聆听后,眼神格外坚定,对红军的佩服之情溢于言表。

赏长征视频,缅怀先烈。我播放了视频《过雪山草地》,学生看到了风雪中,战士们跋涉艰难却坚定的身影;看到了草地上,战士们相互搀扶的情景;看到了翻越过皑皑雪山,战士们欢呼着会师的场面。从学生专注的目光中,我明显地感受到学生对那段艰苦岁月有了深刻的认识,他们看到了战士们胜利会师后的喜悦之情,看到了英雄的足迹,从而对战士们产生了深深的崇敬之情。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网址: http://www.zgjyxkzz.cn/qikandaodu/2021/0216/595.html



上一篇:项目反应理论的Parscale软件实现*
下一篇:“教育学”教学中“五个一”教学方法的应用基

中国教育学刊投稿 | 中国教育学刊编辑部| 中国教育学刊版面费 | 中国教育学刊论文发表 | 中国教育学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