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教育学刊》投稿方[06/29]
- · 《中国教育学刊》收稿方[06/29]
- · 《中国教育学刊》数据库[06/29]
- · 《中国教育学刊》栏目设[06/29]
- · 《中国教育学刊》刊物宗[06/29]
- · 《中国教育学刊》征稿要[06/29]
疫情背景下普惠性幼儿园的现实困境及其化解(4)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表5 疫情前政府对公办性质幼儿园与普惠性民办园的扶持承诺落实状况 (三)困境扶持需求尚未有效满足 在面对疫情困难时,普惠性幼儿园也表达出了寻
<0.001)(见表5)。在被问及造成疫情困难原因时,一些普惠性民办园和公办性质幼儿园直接指出,政府补助不到位是造成疫情困难的重要原因。例如,“收入来源单一(保教费),政府补贴不到位”,“该到位的政府投入人头的幼儿公用经费未到位”,“政府普惠补助2年一分未付”。

表5 疫情前政府对公办性质幼儿园与普惠性民办园的扶持承诺落实状况
(三)困境扶持需求尚未有效满足
在面对疫情困难时,普惠性幼儿园也表达出了寻求政府支持的诉求。本研究调查发现,在生均经费补贴、抗疫专项补贴、租金减免、社会保险减免、信贷支持、实物捐赠、防疫指导等多个方面都有扶持需求(见表6)。

表6 普惠性幼儿园的扶持需求及获得支持状况(注:园所需求程度为1~7分,1分为完全不需要,7分为非常需要)
其中,幼儿园对经费补助的需求程度最高,这也与上文分析的“收支不平衡是主要困难”相吻合,除此以外,幼儿园对防疫指导和实物支持的需求度也较高。相较而言,租金支持和信贷支持的需求程度较低,但也超过了理论中值水平。而截至调查时,在4352所幼儿园当中,绝大多数幼儿园获得了政府扶持,但有16.7%的幼儿园没有获得任何支持。而从扶持需求与所获得扶持政策的匹配度来看,防疫指导的支持提供状况最好,其次为社会保险减免和实物捐赠,而需求较高的生均经费补贴和防疫专项补贴则到位情况较差。生均经费一般是在幼儿园正常运行期间拨付给园所,用于维持园所正常运行。疫情期间由于幼儿园未复学,部分地区按常态规定没有拨付生均经费补贴。但考虑到普惠性幼儿园持续稳定发展对实现学前教育公益普惠的重要性,以及疫情期间的特殊状况,地方政府应考虑拨付维持幼儿园基本运转的经费补贴,保障非在编教师的基本工资收入。
四、普惠性幼儿园现实困境的化解对策
从调研结果来看,疫情背景下部分普惠性幼儿园确实遭遇了困境,且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会延续一段时间,造成后疫情期间普惠性幼儿园“质量”和“可负担性”的隐忧。此外,尽管目前多数幼儿园已复学,但国内疫情风险仍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普惠性幼儿园仍存在再度陷入疫情困境的风险。因此,基于普惠性幼儿园的实际困难和扶持需求,以及对其困境来源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以应对当下及未来可能的困境,促进普惠性学前教育体系健康发展。
(一)分类研判,重点支持确有困难的普惠性幼儿园
确定支持对象,并依据对象分类评估补贴额度,能保证政策效益,防止因无差别广覆盖补贴带来的不公正与低效率。基于“合理性”原则,补助应提供给生存困难的幼儿园;基于“合法性”原则,补助应当重点和优先提供给公共性更强的幼儿园。从这两个原则出发,普惠性幼儿园应该是政府重点和优先扶持的对象。
同时,研究还发现,普惠性幼儿园所报告的困难程度存在差异,财政支持较少、收支缺口越大的普惠性幼儿园感知到的困难程度越大。具体而言,此次疫情中困难突出的幼儿园集中于参照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收费、财政支持不足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公办性质幼儿园以及自收自支的公办幼儿园。同时,此类幼儿园正是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重要力量。因此,建议各地政府将依据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收费(或严重低于成本收费),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且基本运行成本不足的幼儿园作为支持对象,包括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公办性质幼儿园和自收自支的公办幼儿园。
需要指出的是,各地疫情纾困的政策文件和新报道中,往往将扶持和关注对象聚焦于民办园,却忽视了一些同样面临较大困难的公办性质幼儿园和自收自支公办园。事实上,此类幼儿园一方面被严格限制依据公办园收费,另一方面缺少财政支持,“民办和公办政策都靠不上,哪怕不是疫情,生存危机也是随时都在”(某街道园园长)。因此,各地的扶持政策建议将确有困难的公办性质幼儿园作为重点支持对象,在后疫情时期,需要加大对此类幼儿园扶持力度,增强其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的能力。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学刊》 网址: http://www.zgjyxkzz.cn/zonghexinwen/2022/0423/1158.html